文: cmh
你心目中製作首飾的流程是怎樣的?我一直以為藝術家們都是像電視劇般,要捱更抵夜的畫草圖, 思前想後才開始動手製作。但原來這並不一定。 The Little Finger的創辦人Pinky Wong說, 她甚少在製作首飾前畫好草圖、設計好一切細節;反而,她在腦中大概想好以後,便會開始著手造,然後才作修改。因為金屬有自己的特色,需要下手摸索和感受,透過實踐才能一點一滴的完成一件作品。
The Little Finger由Pinky Wong創辦,出售手製的銅、銀飾器外,也有提供場地讓人透過工作坊製作自己的作品,令更多人能夠接觸、了解和欣賞這類製品。工作室的取名十分有趣,除了是因為有不同與手有關的飾物,亦是因為在美式英語裡,常把尾指(little finger)叫作Pinky,故以此作為工作室的名字。
The Little Finger裡面有不少作品都是由銅和綿織物料所組成,使人感到新奇,因為兩者給人的感覺截然不同;前者堅固,後者柔和。但這兩樣物料配搭起來卻非常合襯且特別。問店主創作背後的理念,也是非常有趣。 Pinky認為,編織是一個獨特的轉化過程:一開始的時候需要理性的計劃、有規律的去編織,可最後出來的成品卻是一個包含情感的物品。我想這應該就是為何店內的作品不像平常的金屬首飾般給人冰冷的印象,反而有一種溫暖舒服的感覺。
有別於坊間常見的金屬制首飾,在The Little Finger店裡的作品都不會有過分閃爍的表面,因為它們都沒有經歷電鍍的過程。電鍍即是利用電解的原理於導電的物料上鋪上一層金屬,主要用來防止金屬氧化,也能用來提升物件的美觀。 Pinky認為電鍍是一個不自然的方法,而且她覺得銅是一種有“性格”的金屬,加上氧化了的首飾其實也不代表骯髒,故她的作品都不會以電鍍作後期加工,讓這些銅和銀以它們原本的面貌示人。
到訪當天Pinky正在製作下圖飾器的外圈。看著製成品和未完成品相對比的感覺很特別,好像在看電影中的倒敘、倒帶。可惜未能看完整個過程,尤其是用線緩緩穿過銅圈上的細孔,想必會是一個使人目不轉睛的場景。
每個客人在購買作品後都會收到一張寫有三個保養金屬飾物”貼士”的小字條,第一個(也是最好的一個)就是要常常戴著它!據說,以銅'銀製飾物的顏色會根據身體狀況而有所變化,當它變暗時…應該就是要好好注意身體的時候了!當然,這也是坊間所流傳的,相信與否就見仁見智了。無論如何,氧化了的首飾也不一定要扔掉它,試試再戴上它,或以砂紙等方法,重新“喚醒”它吧!
The Little Finger
中環鴨巴甸街35號元創方H206室
H206, 2/F, Hollywood, PMQ, 35 Aberdeen Street, Central, Hong Kong
營業時間: 每日12:00nn – 8:00pm
網頁: http://www.thelittlefinger.com/
http://www.pmq.org.hk/shop/the-little-finger/?lang=ch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heLittleFingerbyPinkyW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