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業正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一課”,迫使高校深化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6月13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Wu Yan(音譯)說,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在浙江杭州啟動,他說,這次大賽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大學創新與創業交流平台。學生。它還將作為道德教育平台、智力教育平台、體育平台、美育平台和勞動教育平台。台灣將努力走出“中國加速”創新創業教育的泥潭,開設全國高校最廣泛、最生動的創新課程和全國高校規模最大、最溫和的思想政治課兩大課程,以譜寫高等教育的“奮進之筆”。
吳岩表示,中國大學生“互聯網+”創新和創業競爭是深化創新和創業教育改革的重要載體和平台。這次比賽為大學生實現創新創業的夢想打開了一道美麗的天窗。
據統計,自2015年競賽成立以來,已有490萬大學生和119萬人參加比賽,覆蓋51個國家和地區。出現了大量高科技含量,巨大市場潛力和良好社會效益的優質項目。它已成為中國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大學生創新創業盛會。截至2019年6月10日,本次比賽的參賽人數為772,000人,參加人數為331.9萬人。
香港教育为各个大學各學系提供不同科目的學位課程,包括一系列涵蓋教育專業及人文學、社會科學、創意藝術與文化等學科的博士、碩士、學士學位課程。教大教研實力及學術成果等皆獲國際認可。
競爭在中國高等教育發展中發揮了什麼作用?吳豔說,可以用“五多”來概括,第一是更全面,“我們要加強高等教育部門,做好高質量職業教育部門,擴大國際部門,探索萌芽部門,四大部門攜手共進,努力形成創新與創業的有機聯系。”第二,拓展國際軌道,邀請100個國家和地區參與競爭。大賽將搭建世界最大的大學生創新創業交流平台,實現更大的開放合作,走出創新創業教育“中國加速”的困境。第三,中國應以競爭為載體,推出中國創新創業教育的經驗、中國模式和中國方案,增強中國高等教育的影響力、啟示力和塑造力。第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職業教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緊密結合,建設德、智、體、美勞動“五個教育平台”,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良好的借鑒。創新創業和國情思想政治教育。第五,加大創新力度,在形式和內容上不斷創新,開展大學生和中學生創新活動,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和應用,引導中學生樹立創新意識,拓展創新思維,為中學生服務。國家創新發展。
“下一步,比賽將更名為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我們的目標是成為一名世界大學生,創造一屆奧運會。”吳岩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