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寶®
瑞典4益菌 ProBion ABCD probiotics
Intestinal microbiota is altered in patients with colon cancer and modified by probiotic intervention
https://bmjopengastro.bmj.com/content/4/1/e000145
Active 敏感腸道 | Basic 清腸排毒 | Clinica 加強版 | Daily 日常保健 |
![]() |
![]() |
![]() |
![]() |
適合短期間過分活躍的腸道,譬如在旅行期間水土不服 | 適合蠕動緩慢的腸道,有助清除宿便。 |
適合長期失調的排便狀況,亦為服用抗生素後補充益菌。 | 適合為消化腸道保健,確保排便正常。 |
每粒成分: 20億CFU益生菌 |
每粒成分: 40億CFU益生菌 |
每粒成分: 100億CFU益生菌 |
每粒成分: 60億CFU益生菌 |
乳雙歧桿菌 (60-70%) |
乳雙歧桿菌 (70-80%) |
乳雙歧桿菌 (65-75%) |
|
嗜酸乳桿菌 (20-30%) |
嗜酸乳桿菌 (5-10%) |
||
保加利亞乳桿菌 (50-60%) | 保加利亞乳桿菌 (15- 20%) |
保加利亞乳桿菌 (5-10%) |
|
植物乳桿菌 (20-25%) | 植物乳桿菌 (15-20%) |
植物乳桿菌 (5- 10%) |
|
副乾酪桿菌 (20-25%) | 副乾酪乳桿菌 (5-10%) |
||
菊糖(益生元)、 黃原、 蔬菜硬脂酸鎂 |
菊糖(益生元)、 黃原、 蔬菜硬脂酸鎂 |
菊糖(益生元)、 黃原、 蔬菜硬脂酸鎂 |
菊糖(益生元)、 黃原、 蔬菜硬脂酸鎂 |
瑞典哥德堡大學的Sahlgrenska醫學院做了一個臨床研究,探索大腸癌患者服用益生菌能否改變腸道的菌叢結構。過去已經有動物研究,顯示益生菌能減低腸道黏膜發炎和大腸腫瘤的發展,但這方面人類的研究數據則十分有限。這次的瑞典研究有大學醫院的15位大腸癌病人參加,其中8位在實驗期間食用每天兩粒ProBion Clinica益生菌,而其他7位病人,以及另外21位非癌症病人則歸入了控制組,沒有食用益生菌。
實驗前後所抽取自腫瘤、腸道黏膜和糞便的活組織檢查顯示,服用了益生菌的癌症病人的腸道菌叢起了顯著的變化,與癌症相關的惡菌大幅減少,而有益腸道的益菌則大量增加。此結果令人憧憬益生菌將來經過更多的研究後,是否可在大腸癌的預防和治療上起到作用,此結果同時也證實ProBion Clinica片劑能釋出足夠份量的益菌,安全通過消化道而在大腸發揮可量度的益菌功效。
此臨床研究得到所有實驗對象簽署同意書,在獲得哥德堡道德審核處批准後註冊為ClinicalTrials.gov (ID: NCT03072641),並於2017年7月在BMJ Open Gastroenterology網上平台正式發表。
全球每年有約140萬人患上大腸癌,個案在上升,死亡率高企。
研究顯示大腸癌患者體內有某些惡菌繁殖,而這些惡菌有機會被視作大腸癌生物標記物。
過往的研究顯示益生菌在動物模式裏有減低大腸腫瘤發展和腸道黏膜發炎的良好作用,但缺乏人類研究的數據。
相對非癌症控制組,大腸癌病人體內充斥著惡菌包括與口腔相關的菌種。
大腸癌病人的腸道黏膜和糞便樣本充斥著過量的Peptostreptococcus科細菌。
服用益生菌的大腸癌病人腸道菌叢出現結構性改變,Peptostreptococcus以及Fusobacterium科惡菌大幅下降,而產生丁酸的益菌則大量增長。
益生菌的定義就是活著的、在足夠的份量下能為身體健康帶來良性作用的微生物。
這個臨床研究採用「嗜酸乳桿菌NCFM」和「乳雙歧桿菌BL-04」。這兩種菌已被沿用多年,十分安全,其良好的益菌作用已經由多個研究證實。NCFM在老鼠實驗裏證實有抑制大腸腫瘤生長的作用,而在人類研究裏也顯示與減少腸道惡性代謝物有關。BL-04在老鼠模式裏被顯示有抗炎功效,有助紓緩老鼠的結腸炎。
由於此臨床研究旨在探索益生菌能否在有大腸腫瘤的腸道裏改變菌叢結構,所選用的益生菌一定要能達至大腸發揮功效,否則就不能證實益生菌有作用還是沒有作用。ProBion有足夠的條件因為片劑內含的益菌存活性特高,能存活於消化道,並有150-180分鐘較長的溶解時間,使益菌能最大量和最長時間地在大腸內發揮功效。流式細胞光度計顯示平均85%的ProBion益菌都是細胞膜沒有被破壞的活細胞。
有15位成年、患有大腸癌1-3期的病人,以及21位成年、沒有癌症的病人參加了這次研究。
15位癌症病人參加研究的先決條件包括
在這個群組裏,隨機抽出8位病人,在照腸鏡後複診那一天開始,每天服用兩粒ProBion Clinica益生菌,直至進行手術那天(平均服用益生菌的日子為31天,最短的8天最長的78天)。另外7位病人則屬控制組沒有服用益生菌。
為了先瞭解大腸癌病人與非癌症病人的腸道菌叢結構是否有分別,研究員為所有參與者包括21位非癌症的控制組病人做活檢抽取樣本。
雖然非癌症病人沒有腫瘤,但他們有肚瀉、便秘、肚痛、下呼吸道出血、缺鐵性貧血等徵狀,所以到醫院去照腸鏡。讓他們參加此次研究作為控制組的先決條件包括擁有表面正常的大腸黏膜、沒有大腸瘜肉、腸易激綜合症或結腸炎等病症。
研究一開始,研究員先用活檢鉗子從36位參與者的大腸取出樣本,另外亦在他們照腸鏡後取得糞便樣本。這些樣本的分析提供了基線數據,證實癌症病人與控制組非癌症病人的腸道菌叢結構很不一樣。
之後,癌症病人群組被隨機分成在手術前服用益生菌,或不服用益生菌的兩組。在進行手術時,醫生從腫瘤及附近黏膜抽取活檢,另外亦取得糞便樣本。這些樣本的分析,可顯示服用了益生菌與沒有服用益生菌有沒有分別、有什麼分別。
首先,基線數據的分析證實,癌症病人的腸道菌叢含有相對大量的Fusobacterium和Peptostreptococcus惡菌,而這種惡菌在非癌症病人體內絕無僅有。
服用了益生菌後,病人在糞便裏已經很少Fusobacterium和Peptostreptococcus惡菌,而在腫瘤、黏膜和糞便樣本裏出現大量能產生丁酸的益菌。丁酸有抑制細胞過分繁殖、減低炎症、促進細胞正常凋亡、促進抑壓腫瘤的基因表達等良性作用。此研究一方面顯示服用益生菌有正面功效,有助大腸癌病人改善腸道菌叢平衡;另一方面證實ProBion片劑能釋出足夠份量的益菌,安全通過消化道而在大腸發揮可量度的益菌功效。
我們尚未知道腸道菌叢生態失調(惡菌多於益菌)是否會致癌,還是有腫瘤的微型環境與發炎狀態會導致菌叢生態失調,但可以清楚看見的是,有大腸腫瘤的腸道菌叢是有特徵的,這個特徵就是相對沒有腫瘤的腸道,有些種類的細菌會特別多,有些種類的細菌則特別少。
此研究假設有些益生菌菌種能導致大腸癌菌叢產生變化,而研究的結果肯定了這個假設。未來的研究或能進一步證明益生菌,尤其是「嗜酸乳桿菌NCFM」和「乳雙歧桿菌BL-04」這些菌種,能在大腸癌的治療起得作用。
瑞典哥德堡大學的Sahlgrenska醫學院做了一個臨床研究,探索大腸癌患者服用益生菌能否改變腸道的菌叢結構。過去已經有動物研究,顯示益生菌能減低腸道黏膜發炎和大腸腫瘤的發展,但這方面人類的研究數據則十分有限。這次的瑞典研究有大學醫院的15位大腸癌病人參加,其中8位在實驗期間食用每天兩粒ProBion Clinica益生菌,而其他7位病人,以及另外21位非癌症病人則歸入了控制組,沒有食用益生菌。
實驗前後所抽取自腫瘤、腸道黏膜和糞便的活組織檢查顯示,服用了益生菌的癌症病人的腸道菌叢起了顯著的變化,與癌症相關的惡菌大幅減少,而有益腸道的益菌則大量增加。此結果令人憧憬益生菌將來經過更多的研究後,是否可在大腸癌的預防和治療上起到作用,此結果同時也證實ProBion Clinica片劑能釋出足夠份量的益菌,安全通過消化道而在大腸發揮可量度的益菌功效。
此臨床研究得到所有實驗對象簽署同意書,在獲得哥德堡道德審核處批准後註冊為ClinicalTrials.gov (ID: NCT03072641),並於2017年7月在BMJ Open Gastroenterology網上平台正式發表。
全球每年有約140萬人患上大腸癌,個案在上升,死亡率高企。
研究顯示大腸癌患者體內有某些惡菌繁殖,而這些惡菌有機會被視作大腸癌生物標記物。
過往的研究顯示益生菌在動物模式裏有減低大腸腫瘤發展和腸道黏膜發炎的良好作用,但缺乏人類研究的數據。
相對非癌症控制組,大腸癌病人體內充斥著惡菌包括與口腔相關的菌種。
大腸癌病人的腸道黏膜和糞便樣本充斥著過量的Peptostreptococcus科細菌。
服用益生菌的大腸癌病人腸道菌叢出現結構性改變,Peptostreptococcus以及Fusobacterium科惡菌大幅下降,而產生丁酸的益菌則大量增長。
益生菌的定義就是活著的、在足夠的份量下能為身體健康帶來良性作用的微生物。
這個臨床研究採用「嗜酸乳桿菌NCFM」和「乳雙歧桿菌BL-04」。這兩種菌已被沿用多年,十分安全,其良好的益菌作用已經由多個研究證實。NCFM在老鼠實驗裏證實有抑制大腸腫瘤生長的作用,而在人類研究裏也顯示與減少腸道惡性代謝物有關。BL-04在老鼠模式裏被顯示有抗炎功效,有助紓緩老鼠的結腸炎。
由於此臨床研究旨在探索益生菌能否在有大腸腫瘤的腸道裏改變菌叢結構,所選用的益生菌一定要能達至大腸發揮功效,否則就不能證實益生菌有作用還是沒有作用。ProBion有足夠的條件因為片劑內含的益菌存活性特高,能存活於消化道,並有150-180分鐘較長的溶解時間,使益菌能最大量和最長時間地在大腸內發揮功效。流式細胞光度計顯示平均85%的ProBion益菌都是細胞膜沒有被破壞的活細胞。
有15位成年、患有大腸癌1-3期的病人,以及21位成年、沒有癌症的病人參加了這次研究。
15位癌症病人參加研究的先決條件包括
在這個群組裏,隨機抽出8位病人,在照腸鏡後複診那一天開始,每天服用兩粒ProBion Clinica益生菌,直至進行手術那天(平均服用益生菌的日子為31天,最短的8天最長的78天)。另外7位病人則屬控制組沒有服用益生菌。
為了先瞭解大腸癌病人與非癌症病人的腸道菌叢結構是否有分別,研究員為所有參與者包括21位非癌症的控制組病人做活檢抽取樣本。
雖然非癌症病人沒有腫瘤,但他們有肚瀉、便秘、肚痛、下呼吸道出血、缺鐵性貧血等徵狀,所以到醫院去照腸鏡。讓他們參加此次研究作為控制組的先決條件包括擁有表面正常的大腸黏膜、沒有大腸瘜肉、腸易激綜合症或結腸炎等病症。
研究一開始,研究員先用活檢鉗子從36位參與者的大腸取出樣本,另外亦在他們照腸鏡後取得糞便樣本。這些樣本的分析提供了基線數據,證實癌症病人與控制組非癌症病人的腸道菌叢結構很不一樣。
之後,癌症病人群組被隨機分成在手術前服用益生菌,或不服用益生菌的兩組。在進行手術時,醫生從腫瘤及附近黏膜抽取活檢,另外亦取得糞便樣本。這些樣本的分析,可顯示服用了益生菌與沒有服用益生菌有沒有分別、有什麼分別。
首先,基線數據的分析證實,癌症病人的腸道菌叢含有相對大量的Fusobacterium和Peptostreptococcus惡菌,而這種惡菌在非癌症病人體內絕無僅有。
服用了益生菌後,病人在糞便裏已經很少Fusobacterium和Peptostreptococcus惡菌,而在腫瘤、黏膜和糞便樣本裏出現大量能產生丁酸的益菌。丁酸有抑制細胞過分繁殖、減低炎症、促進細胞正常凋亡、促進抑壓腫瘤的基因表達等良性作用。此研究一方面顯示服用益生菌有正面功效,有助大腸癌病人改善腸道菌叢平衡;另一方面證實ProBion片劑能釋出足夠份量的益菌,安全通過消化道而在大腸發揮可量度的益菌功效。
我們尚未知道腸道菌叢生態失調(惡菌多於益菌)是否會致癌,還是有腫瘤的微型環境與發炎狀態會導致菌叢生態失調,但可以清楚看見的是,有大腸腫瘤的腸道菌叢是有特徵的,這個特徵就是相對沒有腫瘤的腸道,有些種類的細菌會特別多,有些種類的細菌則特別少。
此研究假設有些益生菌菌種能導致大腸癌菌叢產生變化,而研究的結果肯定了這個假設。未來的研究或能進一步證明益生菌,尤其是「嗜酸乳桿菌NCFM」和「乳雙歧桿菌BL-04」這些菌種,能在大腸癌的治療起得作用。
|
|
想了解其它健康產品
請用滑鼠按下圖文字
|
|||
![]() |
![]() |
![]() |
![]() |
![]() |
![]() |
ProBion Basic
(硬便配方)益生菌
ProBion 瑞典專利獨特配方藥片裝益生菌
(硬便配方) 益生菌 ProBion® Basic (150粒, 50-75天份量)
• 補充特別需要的優質益生菌及益生源
• 每粒含4億個活性益生菌
• 適合便便不通人士,男女老少合用
• 專利配方使益生菌在小腸及大腸漸漸地溶解釋放,使腸道每角落受惠
• 益菌逗留在腸道時間比一般膠囊高出10倍之多,約有120分鐘
• ProBion不含乳糖,乳酸菌培養並沒有加入任何牛奶或大豆的補充
• 瑞典專利技術
• 無添加糖、人工香料或色素
• 無需冷藏
• 在室溫下可保存24個月
•本產品無依賴性,可長期食用
成分 :
本品牌已有足夠的臨床證實嗜酸乳桿菌、其它益生菌及益生源能對腸道環境的好處。
植物乳桿菌,嗜酸乳桿菌,乾酪乳桿菌,保加利亞乳雙歧桿菌與菊糖,黃原和蔬菜硬脂酸鎂。
Ingredient :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bulgaricus and Bifidobacterium lactis and Inulin, Xanthan and magnesium stearate RSPO
Bifidobacterium lactis BL04 | = 60-70 % |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P115 | = 15-20 % |
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LB64 | = 15-20 % |
服用方法:
第一週開始使用時,每天服用一片。
然後逐漸把劑量增加至每天服用兩次,每次一至兩片。
遇上腸胃或消化系統失調時,可服用雙倍或三倍的劑量。
請安排藥片與食物一同服用。
開始服用ProBion的初期,可能會出現排便鬆軟,或輕微便秘及腸道釋出氣體等徵狀。
這些都是身體對「清理及淨化」腸道系統之正常反應。
失調的狀況通常會於一至兩星期之內消失。
建議第一個星期:每天1粒
一般保健:每天2-3次,每次1粒 (可食75-50天)
加強保健:每天3次,每次1-2粒 (可食50-25天)
品牌及產地:
ProBion, Sweden 瑞典
|
想了解其它健康產品
請用滑鼠按下圖文字
|
|||
![]() |
![]() |
![]() |
![]() |
![]() |
![]() |
產品需耍放入冰箱內保存
加拿大製造,信心保證
嬰兒益生菌配方(Infant's Blend)
益生菌 有助提升嬰兒天自免疫力
每半茶匙粉末含20億活性菌株
我們為確保產品的質量及客户的安全食入口,我們有已下專業安排
1) 從加拿大運到香港全程都是貯存在冷凍庫內。
2) 而在我們的陳列室也貯存在雪櫃內。
3) 加上我們的專業由陳列室到客户的家裹全程都需要有冰格,再放入保冷袋内,保持低温 (保証1小時內一定會送到客户家裹),我們絕不會找速遞或運輸公司代送。
4)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要確保品質穩定和安全,因為保健食品是買給自己或家人食用的,再加上是食入口的,如果處利不當,品質就會很容易變壞。
益生菌配方系列是由七種獨特的産品組成,每一種産品都是針對特定年齡層或身體狀况而設計的:
嬰兒配方,(適合0-5歲)
長者配方,(65歲以上)
特級强效配方,(16歲以上)
![]()
益生菌介紹: 人體爲什麽需要益生菌?益生菌如何對我們有裨益?
益生菌是什麽?人體的腸胃道中有400多種活的益生菌(也就是「友善的」腸道細菌、腸道微生物或腸道菌群)。實際上,口腔中的益生菌量比曾經活在地球上的人總數還要多。
這些「友善的」微生物保護人從口腔到肛門的消化道,並維護人體的健康,免於遭受「不友善的」微生物的侵害,例如:細菌、酵母菌和真菌。益生菌還能改善人體的免疫功能,並帶來其他的健康益處。 益生菌來自何處?
科學家們已經發現大約有4000種細菌,並估計實際上存在的細菌種類多達40萬到400萬。好菌及壞的菌實際上在任何的地方都存在的!無論到什麽地方或做什麽,都會碰到細菌,但對我們來說,某些食物是獲取益生菌的「主要來源」。
在胎兒出生時,存於母親産道的益生菌就進入嬰兒的腸道,此後母乳中也會提供嬰兒益生菌。當人經過嬰兒期後,生鮮的食物(如果是來自於未被污染的土壤)、由乳酸菌發酵的食物,例如酸奶和乳酪以及益生菌補充劑,都會提供人體益生菌。 爲什麽人體需要益生菌?
不幸的是,人體還會遇上引發疾病的細菌,而這些細菌所造成的疾病占人類疾病的半數以上。這些致病菌包括某些酵母菌(念珠菌及其他酵母菌)、沙門氏菌、李斯特菌、旅行者腹瀉、阿米巴、某些大腸桿菌株、肉毒桿菌以及在衛生不佳所存在的斑疹傷寒和霍亂。
益生菌可以保護人體免受「不友善」微生物的侵害而罹患疾病,其機制爲:
可以以數量上的優勢來抑制「不友善」微生物的生長。
因服用抗生素(抗生素不但消滅壞菌也消滅好菌)以及因烹調而遭破壞的好菌是可以被再度引入人體內的。
會製造被人體吸收的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可被免疫系統用於控制「壞的」微生物。
對[壞]菌的任何消滅行動,同時也會殺死「好」菌。例如,烹煮食物、服用抗菌素或使用漱口液都會殺死具有保護作用的微生物。
攝入高品質的益生菌補充劑可以很容易地將它們再次引進人體。 益生菌除了可以保護人體免受「不友善」微生物的侵襲外,它還能對我們提供以下幫助:
l 增强人體所有組織抵抗感染的免疫能力;
l 提供人體維生素K的主要來源;
l 藉由代謝以降低膽固醇的水平;
l 减少腸道中的毒素,並降低罹患腸癌的風險;
l 减少非致病菌所産生的腸道氣體。
我們應該如何使用益生菌?
市場上大約有20多種不同的益生菌是用乳製品或非乳製品培養。這種益生菌的一種或數種的組合形式可以添加到冷食或熱食中(溫度可高達120°F 或 50°C),從而恢復食物中因烹調而被殺死的益生菌。
所有的益生菌補充劑都是在飯後攝取才能發揮最大功效,因爲那時胃酸量最低。如果在餐前攝取,則胃酸會殺死高達99.9% 所攝入的益生菌,如果是在餐後攝取,則胃酸僅殺死90% 的益生菌。 因此,在餐後攝取益生菌保證可以將最大數量的益生菌送至小腸,這些益生菌在小腸中會快速地繁殖,並在結腸中扎根。
這些益生菌是在是在小腸和大腸中發揮大部份效益的,但它們也幫助口腔和食道不受感染。爲了益生菌的存活,應該把它們保存在冰箱中。 是什麽原因使得Udo's Choice™益生菌是獨一無二的?
製造時間保證書:
Flora 製造廠所標示的日期是根據製造的時間,即瓶子上所顯示的是製造時每個膠囊中所含的細菌量。
Udo's Choice益生菌標簽上所列出的細菌數僅顯示是該産品中存活或具有活性的細菌數。任何受損或無效的細菌不會列入其中。 如益生菌配方是保存在冰箱中,我們可以認定每個月活菌量會减少2%–4%,如果300億的活菌以2%的速率减少的話,12個月後活菌量將是235億。
如果放置在室溫下,30天后,膠囊中的活菌量將以20%–40%的速度下降。對未存放在冰箱中的錠劑來說,每月下降速度爲25%。 Udo's Choice™ 益生菌以含有最多的活菌量自傲。這一數字指的是製造時的益生菌量,即使是在本産品的有效期限後服用本品,您還是可以擁有正常的消化、强化的免疫功能及整體健康所需要的益生菌。
Udo's Choice™ 益生菌在冷藏時保證可以有最高的效益和穩定度,但如果短時間不放於冰箱也無妨,因此旅行時,它們便於携帶。所有的Udo's Choice™益生菌都可以被冷凍因而延長其在貨架上的壽命。
最先進的製造技術
本產品的製造過程既簡單又複雜,它不但利用最先進的設備而且還有專業技師的知識,兩者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爲的是保證所生産的益生菌盡可能有最高的標準化濃度。
母菌及發酵--在醱酵的過程中,細菌在培養基中不斷增殖。由於細菌的繁殖,所以益生菌培養液會從清澈變爲混濁。
過濾--一旦發酵過程完成,培養物將被濃縮以縮小體積,以便其在下一階段受到保護而存活下來。
凍幹法 (冷凍乾燥)濃縮的培養菌在– 40°C下被冷凍。接著經過昇華過程,冰被轉化成水氣而揮發,所剩下的是硬殼狀的固體以便進行碾磨。
碾磨--這硬殼被小心地碾成極細的粉末,內含有高濃度的細菌。這種粉末被稱爲純化的培養菌。
混合--這種純化的培養菌和賦形劑一同混合,這樣才可以裝入膠囊或壓片。
包裝--這種特殊的Udo's Choice益生菌有粉末、膠囊或錠劑等形態。福綠生源製造廠使用的是植物性膠囊,因爲這種膠囊濕度低,它可以延長對濕度敏感的物質如益生菌的貨架壽命。福綠生源只使用抗光綫、可再生、惰性且預充過氮氣的深棕色玻璃瓶以延長本産品的穩定度和完好無損性。
瞭解細菌在我們生命中的價值
細菌是地地球上首先出現的生物,它們超過35億年的歷史是成功進化的典範,它們存在於世上的時間比人類和其他動物要長20多億年!
現存的細菌中僅有一小部份會真的引發人類或其他生物的疾病,這跟大多數的人的想法恰巧相反。實際上大多數的細菌對於地球上的生命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細菌的功能:
將死去的東西分解成無機的化學物質,使它們再回流到環境中來滋養植物的生命,而動物則藉由進食植物而生存;
和其他生命體形成一種共生的關係,因此它們被認爲是其餘生物的祖先;
作爲抵抗入侵者的防綫並維持動物腸道的完整性。
人類也需要細菌: 使污物分解(産甲烷微生物);
分解合成的化學物質如:殺蟲劑(土壤中的細菌稱爲變形桿菌);
製造維生素和抗菌素。超過50%的抗菌素是由土壤的細菌産生的(鏈黴菌);
將奶轉化爲酸奶和不同種類的乳酪,並産生其他發酵的食品如:味噌和印尼豆豉,這些都是我們食物的重要來源。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