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陽光時間越短近視風險越高,專家提醒“宅”是兒童近視高發因素
核心提示:當下兒童近視高發,“宅”竟然是重要因素之一。在昨天舉行的第三屆“學校醫療計劃”培訓會上,同濟醫院眼科醫生向豔提出的意見引起了在場的學校醫生和教師的興趣。
當下兒童近視高發,“宅”竟然是重要因素之一。在昨天舉行的第三屆“學校醫療計劃”培訓會上,同濟醫院眼科醫生向豔提出的意見引起了在場的學校醫生和教師的興趣。
新鏡片設有用作矯正 視力及散光的「中心光學區」,並於圍繞中心光學區伸延至鏡片周邊加入小區域離焦度數,令眼內形成「近視離焦」,令小童的眼軸生長會趨向變短,有效抑制配戴者近視加深。
在2007年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的文章中,報道了對加州500多個8-9歲兒童的追蹤調查和統計結果,他們意外發現在戶外活動的時間是近視發生的唯一強相關因素。而悉尼科技大學視力矯正中心的Kathryn Rose團隊對4000名中小學生的調查研究發現,孩子們只要在戶外活動,不論是運動、野餐、甚至是閱讀,患近視的幾率都低於戶外活動時間少的孩子,“眼睛接觸陽光的時間越短,近視的風險越高。”
陽光是如何影響視力?向豔解釋說,陽光刺激視網膜中多巴胺的分泌,因此視網膜多巴胺通常是“出夜”,並允許眼睛從夜視變為白天視覺。而這種神經遞質能有效地阻礙眼軸的生長,有效地預防近視。如果青少年長時間暴露在較暗的環境中,他們會打破這個循環,導致無法控制的眼軸生長和近視。
在很多家長的觀念裏,視力下降就是近視、應該趕緊去配鏡,這其實會害了孩子。向豔建議,首先要鑒別孩子是真近視還是假性近視,通過瞳孔驗光來檢測。如果用擴瞳驗光後,近視度數消失,呈現為正視眼或遠視眼,那孩子可能是由於用眼過度造成的視力疲勞,這種情況就可能是假性近視,後期通過減少用眼,從而慢慢恢複到正常的視力;如果用擴瞳方法後,孩子的近視屈光度未降低,則可能是真性近視。向豔建議,兒童學習宜選擇白熾燈,或者高亮度、高光譜純度的LED燈,對於那些頻率太低(50~100 Hz)存在頻閃的熒光燈建議不用。“校醫計劃”由同濟醫院、漢陽區教育局、楚天都市報聯合主辦,同濟醫院定期派出知名兒科專家,結合中小學、幼兒園常見病、多發病等,對漢陽區各中小學、幼兒園的校醫開展免費集中培訓,旨在提高校醫應對疾病和疫情的能力。
高度近視、眼部曾因外力損傷、家族遺傳性基因等人群是這類眼部疾病的高發人群,定期是預防眼部疾病的最好方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