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資源不足的中小企業來說,導入一套系統不那麼容易,選擇系統變成艱難的任務。
但是每套系統設計出來,其實都是想解決不同的問題,也因此這些系統在功能面上往往有很大的不同,讓評估、選擇系統變得更加困難,本文就ERP、EIP和HRMS(人資系統),說明其差異和選擇考量。
舉例來說,許多企業一開始幾乎一定會建置電子郵件系統,但是隨著時代變遷,慢慢有許多企業開始採用 Gmail 或者 outlook 365 的雲端電子郵件信箱。
電子郵件信箱是企業用來溝通、傳遞訊息的重要工具,但是企業還需要處理更多的管理工作,比如說會計、銷貨存貨、企業內部溝通,或者人事資訊、出勤請假紀錄、薪資作業等等。
由於會計、銷貨存貨、成本管控等需求,台灣許多中小型企業都有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系統。
ERP系統原用來協助企業資源規劃,含各種企業內部hr system或模組。
不過因為大型管理系統設計的複雜度,常見ERP系統通常設計是從財務管理者角度出發,整個操作行為,包含資料結構設計、或是使用習慣,都會偏向財務管理者。
這類系統由許多模組組成,通常包含了會計、進貨銷貨存貨、甚至包含了生產成本計算等模組,而由於會計報表中人事費用也是其中一部分,因此這類系統往往也包含了一部分出勤薪資計算模組,而因為這部分佔整體比重較小,因此HR模組功能相對會比較不會考量太過深入。
除此之外,對於許多中小型企業來說,由於商業活動的推展,會產生許多資料,為了管理這些資料,讓員工可以方便取得、傳送和保存,於是產生了企業內部入口網,也就是 一般常見的 EIP (Enterprise Intranet Portal)系統。
這類系統主要設計是從一般員工操作,與資料管理分類的角度出發,讓員工方便取得與管理各式資料、檔案、表單,因此一般設計上對於企業管理制度、法規、成本計算等著墨較少,重點在於操作便利、分類清楚。而由於不同企業的需求,有時 EIP系統會由內部 IT 部門自行開發 或委託外部廠商訂製開發,有些企業則會利用類似 SharePoint 的工具自行訂製。
至於企業內部另一個重要的管理部門,也就是人力資源部。
往往會有人事資料、歷程的保存、企業組織架構設計、人員出勤檢核、薪資勞健保費計算、相關人事管理報表或記錄(如勞檢所需出勤記錄)等這類需符合政府法規規定的作業管理需求,以及還有企業內部人才培育、發展、考核的需求。
由於人力資源管理所需要的系統與政府勞動法令息息相關,又必須配合企業對於人才發展的需求,因此系統的設計必須深入瞭解、考量政府相關法規、細則,並且保留企業可以因應內部需求優化、調整的彈性, 同時又要能夠紀錄完整的人事歷程,以及人才培育的相關記錄、以進行人才評估、發展等,這些都是 HR系統(一般常稱為HRMS)設計與運作的重點,而這些重點卻不是ERP、EIP系統設計的主要考量。
因此,若就使用對象、操作特色、功能側重方向、法規支援度、與其他系統整合度、導入難易度等幾個角度來看,大致可以整理如下:(圖文好讀版)
ERP:
EIP:
HRMS(人資系統/HR系統/人事系統):
從以上簡單分析來看,其實一套系統幾乎很難滿足企業內的各項需求,正所謂順了姑意,逆了嫂意,因此選擇上應該先衡量企業是否希望能夠把不同的管理面向做得比較細緻、流暢,並且能夠因應時代趨勢與法規需求持續更新。
因為如果從單一系統的設計思維來看,難免會使得不同單位的管理需求被迫打折,因此身為企業導入系統的規劃者來說,應該多方考量不同系統所能帶來的效益,並且可以適度搭配類似不同雲端系統,來降低整體系統的持有成本。
相關推薦:
新創公司、小微企業,該如何符合勞基法,並有效率管理員工出缺勤與薪資?